1.书目简介
《明朝那些事儿》主要讲述的是从 1344 年到 1644 年这三百年间关于明朝的一些事情,作者以史料为基础,以年代和具体人物为主线,并加入了小说的笔法,对明朝十七帝和其他王公权贵和小人物的命运进行全景展示,尤其对官场政治、战争、帝王心术着墨最多,并加入对当时政治经济制度、人伦道德的演义。
2.活动时间及地点
时间:2019年11月22日 18:30-20:00
地点:李文正图书馆 毓琇文化沙龙
3.活动流程
Part 1 |
主持人 |
活动介绍 |
|
Part 2 |
主讲人:赵启航 |
读书分享 |
40-50min |
Part 3 |
现场参与者 |
交流&讨论 |
40min |
4.精彩回顾
主讲人在这次分享上为全书做了简介——从作者、创造背景、内容简介到经典片段、人物、评价。我们在文章共读的同时了解了人物历史,进行了独立思考。以下是对典型人物的总结回顾。
从历经坎坷、阅尽萧条到最终成为明朝的开国皇帝,朱元璋的一生是《明朝那些事儿》的首篇,也是有明瑰丽历史的开端。这位伟大的领袖,从乱世建国,经一生勤政,在有明的记忆里刻上了自己的姓名。朱元璋的结局,作者是如此写的:
“一个个身影在他面前浮现:郭子兴、马皇后、陈友谅、徐达......有的他爱过,有的他恨过,有的他信任过、有的他背叛过......此生足矣,足矣!”
“少贫贱兮壮志扬,千军如烈怒弦张!我雄武兮大明强!我雄武兮天下壮!”
何其壮哉,又何其悲哉。英雄总有迟暮,我们能做的,只有记住他们,感受他们,如此而已。
大明王朝,继朱元璋之后,还有许许多多有个性的皇帝。刚强有为的朱棣、及其贪玩的朱厚照、痴迷炼丹的朱厚熜、沉迷媚药的朱载垕、自杀而死却于衣上大书“勿伤百姓一人”的朱由检。每个人、每段故事,都能让人津津乐道,然后给人思考。
明代的大臣大都有血性,有胆识。于谦就是其中一位——他是个是个臣子,是个谋士,更是一个为国家弃生死于不顾打赢了北京保卫战的英雄。也先部队进逼京城,于谦率领老弱残兵与之不屈抵抗。危急之时,他彰显的是文官的智慧,更是国士的担当。经此一战,军战连坐法亦于世间流传。
“凡守城将士,必英勇杀敌,站端一开,即为死战之时。临阵,将不顾军先退者,立斩!临阵,军不顾将先退着,后队斩前队!敢违军令者,格杀勿论!”
军令中透着决绝。凡看过明史的人,无不为此叹颂感慨。于谦,国士也。
明朝,有上层官员的胆气,也不缺下层官员的清廉。海瑞,一个小小的地方官员,有着不移的坚守。从抬棺骂皇帝的清直到不愿贪污毫厘直至家人饿死的决绝,海瑞在我们心中的形象逐渐明晰。有人议论,海笔架(形容海瑞刚直不屈。)是在贪污成风的有明把坚守清廉做到了极致,有人反驳,那其实是他自己不知变通,甚至导致家人都因此受累。现场的讨论很激烈,主讲人的问题“海瑞究竟是不是个好人”在我心中萦绕,我想,海瑞的行为,不能简单的用好坏来界定,在当时的历史发展背景下,海瑞称得上一个传统的值得敬仰的官员,足矣。
牢狱之中,不乏英雄。令大家印象最深刻的应该是杨继盛。他对严嵩死劾,之后在狱中三年苦苦坚持。受了酷刑缺少疗伤膏药,他用碎碗片将腐肉割去,牢狱里的小吏都感到震惊。由于严嵩手握大权,官员难以帮助杨继盛,他有的,怕也只是那颗无畏的心了。也许“忠烈”一词,是对他最好的诠释。
“浩气还太虚,丹心照千古。生平为报国,留作忠魂补。”一首就义诗,道出所有。
历史之所以绚丽,是因为人的谱写。明代君臣,用各自的智慧、担当、不屈、气节撑起了大明。我们思考过去的阴谋权术、争斗不休和盛世太平。我们感受书中的辞藻句读、起承转合、情感呼告。我们发现内心的喜怒哀乐、是非尺度、率性评价。我们在历史间游走,在历史中陶醉沉迷。
读史使人明智,话史使人优雅,悟史使人自得。围炉夜话已经结束,但阅读终会与你同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