4月28日晚上6:30,九龙湖校区李文正图书馆三楼报告厅座无虚席。著名学者、全国政协常委、复旦大学图书馆馆长葛剑雄教授应我馆盛情邀请来东南大学畅谈“学问与人生”。这是东南大学2009读书节活动的又一个亮点。报告会前,郑家茂副校长亲切看望了葛剑雄教授。东南大学图书馆馆长顾建新教授主持报告会。
葛剑雄教授是历史地理研究领域的著名专家,在中国人口史、移民史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和研究方法处于世界领先地位。同时也是著名的社会活动家,在学界乃至新闻界都堪称“牛人”。参加众多国内人文和社会重大工程的论证,第一个作为人文学科的专家参加中国“人文学者南极行”科学考察活动,其言论向来以观点鲜明犀利著称,是全国两会代表中有名的“炮手”之一,也是全国记者追逐采访的热门人物。其论文、时评、随笔、著作、演讲等方面都具有广泛的影响。
葛剑雄教授用自己的成长经历向东大学子们阐述“学问与人生”的密不可分,以及在成长过程中两者相辅相成的密切关系。葛先生自幼聪颖好学,成绩优异,1 965年,在上海一所中学读高三的葛剑雄因一场肺病而无缘参加高考,但以优异的学习成绩留在自己的中学任教,一边参加教师培训,一边读夜大学的英语寺业。同时利用学校图书馆如饥似渴地广泛涉猎历史地理书籍、中外名著、名人传记,通读二十四史,熟读英文版《毛泽东选集》。1977年全国恢复高考时,命运又和他开了一次玩笑,他以超龄一岁零三个月再次无缘敲开这座象牙塔的大门。但天无绝人之路,机遇总是垂青那些有准备的人。1978年,国家恢复研究生招生考试,葛先生以同等学历身份报名参加考试,用他十几年积累下来的扎实功底和宽阔的知识面,经过笔试和面试,以第一名的优异成绩一举考取复旦大学历史地理专业研究生。
葛剑雄的研究生导师是该领域的国内顶尖专家谭其骧教授,第二年,即被学校选聘为谭教授的工作助手,跟随谭教授开展科研活动和学术交往,结识并熟悉了国内外该领域几乎所有一流学者,为今后的研究工作打下了坚实的专业基础。毕业留校后,葛先生便开始在专业领域内振翅高飞。1982年,成为复旦的第一个在职博士生,第二年即通过博士论文答辩。是复旦第一个能够带着妻子和孩子到哈佛大学做一年期访问的学者。多次在哈佛大学、剑桥大学等国际著名高等学府进行学术交流。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、教育部评为“作出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学位获得者”。以丰硕的研究成果奠定了他在历史地理领域的国内外学术界的地位。著作有《西汉人口地理》、《中国人口发展史》、《普天之下:统一分裂与中国政治》、《统一与分裂:中国历史的启示》、《中国移民史》、《往事与近事》、《泱泱汉风》、《未来生存空间:自然空间》、《悠悠长水:谭其骧前传》、《悠悠长水:谭其骧后传》、《葛剑雄自选集》、《行路集》、《碎石集》等及论文百余篇。作品获“五个一工程入选作品奖”、“郭沫若史学奖”等。
葛教授言辞恳切地向东大师生告白,人间处处皆学问,生活处处有真知。你的每一个阅历,甚至看似与你的奋斗目标毫无关联的一些生活中的琐事,对你将来的发展都有帮助。他在中学任教的十多年里,不仅阅读了古今中外大量的书籍,同时也管过学生、管过后勤、配合工宣队参与公检法群众办案,护送上山下乡的学生北上东北,南下云南,等等。做了无数的琐事、杂事。深入了解了社会,丰富了自己的阅历,为今后做学问,特别是做大学问,奠定了雄厚的基础。葛先生表现出来的善于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,做学问时多角度的宽阔视野,对一般问题表现出来的犀利的眼光和独到的见解,跳出书斋做学问的宏大思路,以及用社会科学多种方法相结合,融会贯通的治学的风格,等等,都是那段时光丰富积累的结果。他告诫青年学子,要用100%的努力认真做好身边的每一件事情,包括你暂时不喜欢的事情,往往都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。一个社会人,不管是学者、官员还是大学生,首先都要承担责任,承担社会责任,承担家庭责任。诚实做人,认真做事,才能做好学问。要根据自身条件设计人生,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确定努力方向和人生道路。
最后,葛教授和大家分享了他的读书体会。阐明了读书的三个层次:求知、研究和消遣。不同的人群、不同的需求,选择不同的读书目的和方法。任何书籍都无法囊括人类的全部知识,要用有限的生命选择有用的书籍读懂读透,更要注重社会实践和书本理论的结合,要力透纸背读懂书籍背后的东西,才能有所发现,有所收获,有所创新。
报告会后,葛教授用风趣幽默的语回答了学生们感兴趣的问题。之后,顶着夜幕匆匆离开南京,赶赴下一个学术交流的场所。
(图书馆办公室供稿)